發現 其實我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
可是卻不知不覺 停擺了 難怪會覺得很閒
每次都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的我 似乎沒什麼覺悟
而我的憤怒與傷感究竟是哪裡來的?
是說 一直以來 我都把負面情緒當作是寫作或插圖的靈感來源
因此總是留著 跟淤血一樣滯留在體內 的悲傷
理由是 留著淡淡的苦悶 才能輕易地體會快樂的滋味
一個人 如果無時無刻都很快樂 說不定 他就會想嚐嚐 最快樂的感覺究竟是如何
而最後 一定會招致滅亡 樂極生悲
發展出這一套系統的思想之後 我開始收斂起我的快樂
從前只會快樂跟傷心的我 現在 會生氣會悲傷會鬱悶
或許這並不是樂觀的成長 但至少 不會像孩子般 整天嘻嘻嘻地傻笑
可是我卻沒發現 壓抑了好久好久之後 仔細地審視自己
才看出來 原來我早已忘記 發自內心的笑是什麼樣子
自己開始變得很會陪笑 而笑臉面具的底下 我努力地想獲取些什麼 卻 什麼也找不著
於是我開始頹廢沮喪嘶吼咆哮 想把小時候的那份純真從時間的流裡搶回來 卻徒勞無功
我不知道 在青春期界限上發生的那件變故是否對我造成了什麼影響
也不知道 當初那聲憑直覺喊出的堅定的「不要」對於當時跟現在的我究竟帶有什麼意義
我並不是不喜歡這世界 只是有時候還是忍不住嗤之以鼻 嘲笑那些可笑愚蠢討我嫌惡的人事物
但反過身來看看自己的背後 所說的所作的所不屑的所喜愛的 在我的過去裡面
那些東西之於現在的我 就好像不停運轉的地球再之於我
所以我懂了。其實我就是世界 那些心理現象與反應 只要內省 就可以找得到
那麼 是要討厭什麼呢?
站在自尊心的最後一道防線上 我努力地思考著,輕輕地笑著
於是我決定多愛這世界一點。
也多愛我自己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p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